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省社科联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服务、建设、管理职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进取,扎实工作,为贵州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服务。
适应新常态、围绕新要求,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
做好“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联基地”工作。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精神以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确定年度研究选题,约请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展研究,积极撰写发表理论文章;组织重大课题研究,内容涵盖经济新常态、高铁经济等内容;办好“三坛一堂”:松梅月坛(主题为“理论工作为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提供智力支持”)、“甲秀视线讲坛”、“黔灵百姓讲坛”、“宣传部长上讲堂”;深化“社科理论走基层”和“社科宣传普及周”活动;组织编写“贵州发展解读”读本;组织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评奖工作等。
搭建平台、规范管理,实现学会管理服务新突破。加强对学会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服务。按照新修订的《贵州省社科联学会管理办法》,加强对所属学会的联系、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主题围绕“四个全面”,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专题研究和系列研讨。对社会科学团体先进集体和优秀工作者评选表彰。
强基固本、凝魂聚气,实现社科联建设新突破。强化阵地建设,做好省社科联网站和《社科新视野》改版升级。整合全省社科界资源,组建新的社科网站,改版升级网页设计,加强网站运营管理,打造一个具有学术思想性、理论权威性、资料知识性、公共服务性为一体的全省性社科网站。强化机关自身建设,增强履职尽责能力。
强化“理论武装工作要深化”,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在创新上下功夫
在智库联盟建设上开创新局面。按照省委的要求,积极组建贵州智库联盟,围绕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智库联盟新要求,抓住“服务决策”这一根本和“开展评估”这一重点,凸显“贵州特色”,建立健全智库协作、共享、激励、监督、评价等管理机制,提升服务决策质量,建设全国一流贵州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提升贵州软实力。重点开展建成大型交流平台、开展第三方评估、开发智库联盟网站、组织重大课题集中攻关、举办“智库建设与绿色发展”主题论坛、创办智库联盟内刊、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
在组织建设上实现新发展。按照《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规定和省委领导要求,在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组织召开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积极贯彻落实《贵州省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推进县(市、区)、高校和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社科联组织,切实解决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基本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加强各级学会、协会党组织建设,切实做到全覆盖,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在学会工作上谋划新举措。加强对省属社科类学会的联系、指导和服务,推进其健康发展,制定出台智库、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管理办法。切实守好社科阵地,加强对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坛等管理,坚决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个学会一年至少开展一次学术年会、一次科普活动、一次学术沙龙、一次课题研究、一次帮扶活动。开好学术年会,突出学术年会的高层次、学术性、思想性,努力扩大学术年会的学术引领作用和学术影响力,研讨活动征集到的论文进行、评选,公开出版年会论文集。组织学会做好2015年年检工作。
在创新课题上实现新提升。围绕贵州经济社会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突出主攻方向,围绕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的阐释和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总结提炼中国理论中的“贵州成分”,既讲“怎么看”,又讲“怎么办”,产生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热度的研究成果,推出一批贵州特质、贵州气派、贵州风格的研究成果,彰显理论研究的理性之美、信仰之美、实践之美,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每个学会都要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加强对学会的管理,凝聚社科工作者力量,提高资政服务能力。扩大创新课题的资助范围和资助金额。
在办好“五坛一刊一网”上展现新作为。要在增强理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上下功夫,用灵活形式、生动语言、鲜活事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在黔中大地落地生根、开展结果。办好“松梅月坛”“甲秀视线讲坛”“宣传部长上讲堂”“社科名家上讲坛”“黔灵百姓讲坛”。提高《贵州人文社科》办刊质量,做好省社科联网站工作,整合社科资源打造“社科云”平台。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高度。力争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社科人才培养。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社科名家”培养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培育50个创新团队、50名社科名家。开展2016年度贵州十大社科领军人物、社科名家、决策咨询专家评选工作。通过支持挂职锻炼、项目带培、研修交流等方式,努力造就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新型社科人才队伍。
在社科普及上构建新格局。开展“人文社科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彰显“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逐步实现社科普及活动社会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做好“社科理论走基层”“社科普及周”活动。在高校推动“一校二社三地四台”的“一二三四”计划,即在每一所高校,建立社科联和社科处,打造科普基地、学会园地、实训场地,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四大平台”。
在体制机制建设上推动新突破。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贵州省社会科学促进条例》调研、文本起草等工作,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社科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要引导社科类社会组织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上的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发展能力和发展活力,打造人尽其才的发展平台。要在社科研究机构、工作机制、评奖机制和社科成果转化机制上进行创新,形成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社会环境,增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积极搭建理论工作与实际工作对接的平台,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在扶贫攻坚上干出新业绩,在机关建设上迸发新活力。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