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扶贫队伍 实施“扶贫问责”
纳雍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科学治贫 精准扶贫 有效脱贫
11月17日,初冬暖阳。趁着好天气,纳雍县寨乐镇英底村箐脚组贫困户王华忙着赶工修建新房。
“这是张主任帮我协调的危房改造项目。”王华直起腰来向记者介绍。王华口中的张主任叫张伟,纳雍县会计核算中心主任。今年,该县会计核算中心结对帮扶英底村,张伟在英底村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王华是其中之一。
“我想养牛,张主任帮我协调了4万元的‘特惠贷’,钱已经到账。我一边整房子一边买牛。”新地基的旁边,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就是王华目前的居所。“有政府帮扶,我对脱贫致富信心很足。”这个憨厚的苗家汉子不停地搓着手。
纳雍是贵州50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全县还有15.84万人未脱贫,这是纳雍县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乡亲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有干部抓扶贫,干部都用心、用情、用力帮扶,老百姓脱贫致富就有主心骨,老百姓主动脱贫的意识才会被激发出来。”该县扶贫办负责人说。
基层脱贫攻坚力量非常薄弱,一直是纳雍脱贫路上的难题。
看到问题,纳雍县委、县政府决定整合县里各单位空着的编制,于年初招考了509名扶贫特岗,经过培训后于5月份分赴岗位专抓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4至5人,一般乡镇3人,一类贫困村2人,二类以上的贫困村1人,县扶贫办也充实了17人。
有人抓落实,还要有人扶。纳雍将脱贫攻坚任务分解到单位部门和领导干部头上,部门直接联系贫困村,根据单位工作人员的多少确定联系村的多少,最多的联系4个村,最少的联系1个村;县级干部每人帮扶15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10户,一般干部每人帮扶5户。
有人抓、有人扶,但干部在抓和扶的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怎么办?“扶贫问责”,纳雍县委、县政府态度坚决。
在对贫困户进一步精准识别时,纳雍县出台了《进一步精准识别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明确责任划分和问责处理,剑指扶贫工作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同时建立常态化督查问责工作机制,将全县划分成6个片区,由县考核办牵头,从各个单位抽人组成了工作督查组,对以脱贫攻坚工作为首的8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每月督查3次,向县主要领导汇报督查情况一次。对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不力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召回管理等追责处理。
为了防止帮扶干部虚报工作实绩,同时也管住贫困户因帮扶未达心里预期而说假话,该县研究制定了贫困户《精准脱贫帮扶手册》,红色封面由老百姓保管,白色封面的放村里存档,内容一样,有贫困户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效果等内容,两本都由帮扶干部填写,贫困户按手印认可。“弄虚作假者要被问责。”该县考核办负责人说,“红本本”与“白本本”让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心里都揣着脱贫攻坚明白账。
王华的妻子黄飞翻出藏在箱底的“红本本”,上面写着他家的贫困原因:王华和妻子均有劳动力,但一家4口人却只有不到一亩地,为缺土地致贫。同时也写着张伟为他家拟定的脱贫措施:由财政出的每人1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到村里的生态种植养殖场,年底按经营情况分红;协调4万元的“特惠贷”助其发展养牛;帮助协调危房改造项目改善其住房条件。
“张主任不仅嘴上说,还写在本本上,并且实打实的做了。”王华高兴地说。
有了专门扶贫队伍,严格实施“扶贫问责”,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活力被激发出来。据介绍,今年以来,纳雍县完成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基地16.5万亩,商品蔬菜种植基地28.79万亩,新增特色经果林基地8.07万亩,土鸡……教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扶贫等工作全面推进。
“今年实现3个乡镇摘帽、62个村出列、4.12万人脱贫的目标任务不得问题。”纳雍县负责人信心满满。
(作者: 李凯 谢朝政 黄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