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 贵州分站
贵州概况 贵州动态 高层观点 献计献策 领域推进
您现在:贵州首页 > 献计献策
大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
来源:多彩贵州网 日期:2016-04-05 15:04:00

 
  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把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作为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提出了做强大旅游“长版”,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目标。
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新跨越
  今年2月,省委书记陈敏尔深入贵阳市花溪区天河潭景区、青岩古镇景区,实地调研旅游业发展,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顺应大众旅游时代大潮,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把花溪打造成为全域旅游先行示范区,助推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3月,陈敏尔书记又到桐梓县娄山关和汇川区海龙屯,调研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用好历史文化资源,做好大旅游文章。陈敏尔书记的指示,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及文化旅游事业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对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意义深远。贵州文化资源既丰富多彩又独特久远,贵州作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丰富的原生态文化和多民族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成果,具有大公园、大生态、大交通、大数据、大品牌的突出优势,为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实基础。贵州旅游业要转型升级,就要靠文化的力量,突破成规,打破就旅游抓旅游的思维局限,要创新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路,抓好“四大统筹,破解四大难题”,使旅游开发与文化相得益彰,努力把贵州建成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地。
  统筹规划发展,破解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难题
  实现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要从贵州基础条件、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入手,针对贵州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原则,发挥规划统筹引导作用,从旅游产业发展、景区布局、生态环境、配套设施、规划实施及政策保障等方面,重新审视贵州旅游资源,优化整合旅游资源,破解规划难题,高起点编制旅游规划,高水平推进旅游开发,推动贵州旅游业实现从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转变。要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要求,引入最新理念、最新经验、最佳模式,着力完善和提高规划建设的水平,切实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要突出旅游要素集群化、产品特色化、服务国际化、游客进出便利化、环境优质化的原则,明确我省旅游发展的主要思路、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要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丰富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要加快推出一批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丰富山地旅游业态,推动山地旅游与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与大健康、文化、体育等产业共生共荣。
       统筹设施和环境建设,破解旅游外部进入条件差的难题  
  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省内主体交通网与主要旅游城市、景区的连接线公路建设和改造提升工程,在改善旅游外部进入条件上下工夫。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规划建设黔南、黔东南、黔西南、遵义等高速通道沿线旅游产业带,加快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兴义、铜仁、六盘水和黄果树新城、镇远、荔波、赤水、施秉、江口、石阡、西江、肇兴、茅台、习水土城、青岩古镇、百里杜鹃等一批城市(镇)建设。要加快内河航运、水库、湖泊等水上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构建旅游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文化旅游和风景区基础设施骨架,着力改善旅游外部进入条件。要加快黄果树、荔波、梵净山、西江、肇兴、赤水、镇远古城、阳河、百里杜鹃等重点景区建设,完善接待服务设施,优化景观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全市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要着力在旅游节点城市、重点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抓好旅游厕所、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和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把大数据和大旅游结合起来,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快打造智慧旅游,搭建政府、企业互通的旅游电子政务网络和集问讯、投诉、救援和旅游提示为一体的公益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积极拓展旅游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等在线服务。要着力加强游客集散体系建设,在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客运集散中心、商品购物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形成连接省外客源市场和省内各旅游区的立体化网络。要研究制定旅游服务设施、管理标准化体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把做产品和做环境结合起来,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普法教育,深化诚信城市、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商店、诚信家庭等创建,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不断提升旅游舒适度、便捷度和满意度,树立良好形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是贵州形象大使,人人都服务贵州旅游发展”的良好风气。     
  统筹整体品牌形象,破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难题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的多寡和厚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贵州得天独厚,赋有文化资源优势,是文化资源大省。贵州奇特的地貌文化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坚实的现实文化资源,共同组成了贵州文化资源的富矿,特色鲜明、优势强劲。要统筹“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和“山地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的整体品牌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创新方法和手段,让多彩贵州品牌风行天下。要瞄准休闲度假旅游等新兴业态,以建设“多彩贵州”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找准城市定位,在突出贵州特点上下功夫,加大黄果树、荔波、梵净山、雷公山等精品景区和“爽爽贵阳”、“梵天净土”、“红色圣地·醉美遵义”、“水墨金州”、“凉都六盘水”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宣传营销力度,提升贵州旅游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文化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机统一。要积极依托我省丰厚的文化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品牌、绿色文化与生态文化品牌、历史文化品牌、节庆文化品牌、民族民间工艺品品牌、红色文化品牌,将贵州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人文元素融入到旅游产业中,形成独具贵州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要进一步加快文化、商业、旅游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温泉旅游、会展旅游、健康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全省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要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贵州省经济提速注入更大更强的动力。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乡村旅游发展的难题
  发展旅游业是贵州省坚守两条底线、推动脱贫攻坚的战略选择。贵州属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贫困人口在全国未脱贫人口中所占比重较大,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主战场。另一方面,贵州尚未脱贫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迄今仍然保留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民族文化独特、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使得旅游业、扶贫开发的结合变得更加现实,使发展旅游业成为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特别是依托贵州丰富的、原生态的自然和多民族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可以从根本上将贫困人口从贫困状态下解救出来,这是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意义和重大意义,也是贵州旅游业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作用。贵州要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优势,统筹龙头景区和特色村寨发展,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旅游业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融合,激发资源要素活力,推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将使贫困地区沉默千年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成为世人趋之若鹜的吸引物,成为吸引资金的重要资源,变成能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变成贵州省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要加大乡村旅游开发,不断扩大乡村旅游的覆盖面。要规划一批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旅游商品、民族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园、观光农业产业园,形成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不断提升我省乡村旅游的国际国内影响力,让乡村旅游带富一方百姓,成为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要加速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用发展的成果回报农民,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的市民生活,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魏 霞)

作者:

相关新闻: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 贵州分站
办事指南 广东投资项目 泛珠投资项目库 泛珠工商网 泛珠办事易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 贵州分站

本网由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主办 联系我们:020-87381063 Email:pprd@pprd.org.cn
备案号粤B-20050235
南方新闻网承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