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 贵州分站
贵州概况 贵州动态 高层观点 献计献策 领域推进
您现在:贵州首页 > 献计献策
推动山地农业创新发展
来源:多彩贵州网 日期:2016-06-02 15:05:00

 
  山地农业实现现代特色高效这一目标,受到三大经济环境发展的约束。其一,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制于国际农产品价格约束,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出现价格天花板约束。其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农产品成本攀升的压力约束。其三,山地耕地资源自然破碎,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低于平原地区,受到来自平原农业竞争挑战的约束。破解三大约束条件是山地农业实现现代高效发展的关键,唯有通过创新才能破解山地农业发展的三大约束条件。
破解发展理论困境
  理论创新,贵在因地制宜的抓住山地特色。山地农业发展需要众多的制度保障和改革,协同推进发展。但是,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回答山地农业发展约束条件与发展目标之间的核心逻辑关系。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要在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要发展体现资源优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发挥好农业‘接二连三’的作用。”
  理论创新,关键在跳出农业思考农业,跳出山地思考山地,彻底打破固有封闭的思维观念,才能真正坚守发展和生态底线,走出一条新路,实现小康梦想。
破解制度困境
  制度创新释放山地耕地的活力。不同于平原的山地农业,更需要制度创新支持和推动山地农业生产要素集聚。山地耕地流转制度创新是破解山地耕地制度性破碎,走山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加强山地绿色生产制度建设是山地高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构建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是山地走不同于平原、突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同时山地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可持续的农业机耕道建设制度,加快山地农业机耕道建设用地、资金投入、机耕道维护管理等制度建设,保障山地农业生产便捷性。加快山地耕地整治制度化,破解山地耕地破碎性问题。
  制度创新促进多层次农业经济体系发展。山地农业长久以来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方式为主,缺乏必要山地农业社会分工体系,导致传统山地农业效率低下。制度创新,必须有利于促进山地农业社会化分工,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构建山地农业专业化分工制度创新是山地农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重要路径。同时,还应该关注到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农业生产服务、农村集体产权等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保障山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耕地安全是农业安全的基础。以农业要素投入驱动,追求数量增长为特征粗放式发展方式,导致了我国土壤污染严峻局面。山地农业走新路,关键在于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为了保障山地土壤的安全性、生产能力,必须加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建设与完善,加强农业耕作方式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度创新吸引外部发展要素推动跨越发展。封闭无法实现山地农业现代化,开放才是山地农业发展的出路。外部力量的注入,会给山地农业发展带来新的资金、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理念,改变山地农业封闭低效率均衡状态,产生鲶鱼效应。山地农业必须从制度创新视角,做好山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产权制度保护,降低产权制度风险,稳定外部投资者未来预期。通过建立降低山地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山地农业发展流通、降低山地农业交易成本等政策制度,才能真正做到山地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丰富山地农业发展新力量。
破解发展方式困境
  解决山地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由于自身的山地环境,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工具还是依靠耕地、锄头、镰刀等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传统的农业生产工具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适度农业经营规模明显不匹配,导致了山地农业高昂的生产成本,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无法形成山地农业生产竞争力。因此,山地农业未来发展,必须走一条以生产工具科技创新的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才能够降低山地农业发展成本,适应市场竞争。
  解决山地特色农业种子科技现代化之路。在农业种子科技开发效益原则支配下,由于平原发展农业的先天区位优势,适宜平原的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农业种子科技开发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平原农业种子进步得到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山地农业种子科技开发受到的挤压处于相对不利的局面。山地农业实现特色高效目标,则必须解决山区特色农业种子科技创新,推动山地农业向内涵式方向发展。
  解决山地特色农业的市场化困境。山地农业走科技创新之路,还必须利用科技手段改变山地农业养在深闺人不知的困境。当前“互联网+”在各行各业风生水起,已经为山地农业奠定了良好的“互联网”业态发展环境。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科技创新必须解决山地农业保鲜、安全检测等科技问题,实现山地农产品标准化、信息可追溯等互联网、物联网大发展趋势。
破解发展软环境困境
  培养企业家精神文化。企业家以创新为己任,企业家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实现一项农业技术走向市场,发现科技创新的市场商业模式。山地农业发展,真正需要企业家精神探索一条独特的商业发展道路。技术、市场、资金、人才需要企业家整合。企业家发现山地农业客户认知价值,创建山地农业新商业模式,才能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三大力量落实实处,山地农业才能真实实现特色高效的目标。
  培育生态文明的绿色生产消费理念。农产品质量争论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关注的健康话题之一。这一现实表明,农产品质量不容忽视。长久以来,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已经伤害了农产品质量,甚至出现所谓“一家两制”的农业生产现象,导致百姓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由于城镇化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山区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出现山区耕地事实上已经具有轮作与休耕,使得山地耕地处在一种相对比较安全、健康的状态,这也是山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倡导和培育生态文明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消费文化理念,每个农产品的生产者自觉的践行生态文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样,每一位农产品消费者自觉抵制价格明显偏低农产品消费。生产者与消费者一道维护山地农产品生态绿色发展,避免“飞去来器”效应,山地农业必将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

相关新闻: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 贵州分站
办事指南 广东投资项目 泛珠投资项目库 泛珠工商网 泛珠办事易
泛珠三角合作信息网 贵州分站

本网由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主办 联系我们:020-87381063 Email:pprd@pprd.org.cn
备案号粤B-20050235
南方新闻网承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