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这个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素有“江南煤都”之称的城市,曾经担负着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基地的重任。
随着工业化步伐加速,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发展方式粗放等原因,让六盘水陷入困境。上世纪9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一度下降到7.55%,石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45.35%,水土流失面积达80%以上,2007年因环境污染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区域限批”黑名单。
既要“肚皮”,更要“脸皮”,坚定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的六盘水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逆袭”。
工业:贴上“绿”色标签
工业如何由“黑”变“绿”?这些年,六盘水按照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煤电材“四个一体化”循环模式,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示范企业;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废渣、废气、废水等循环再利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突出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彻底取缔“两土”、关停“五小”,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000余万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行业内部兼并重组,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能源多元发展,新能源结构占比逐年提高,能源发展呈现清洁高效、绿色低碳新趋势。
2015年,六盘水煤矿正常生产矿井机械化程度达到69%,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70%,煤层气开发利用率达到4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8%;单位GDP能耗预计完成2.29吨标准煤,下降率2.49%。
六盘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产业的绿色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腾出环境容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呵护了碧水蓝天。
农业:种下“绿”色希望
农业作为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六盘水并不占优势,长期成为发展中“短板”。
山多地少、耕地破碎、农业商品化率低的现实,“倒逼”着六盘水探索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六盘水围绕“百姓富、生态美”推动一产转型,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舞活“产业链”,把山地特色农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六盘水围绕“5个100工程”平台,结合当地气候优势、土壤优势、山地优势,出台了实施特色农业“3155工程”的实施意见,决心用5年时间发展猕猴桃、茶叶、核桃各100万亩和蔬菜、中药材(红豆杉)、刺梨、红花油茶、草食畜牧业各50万亩,在提升环境质量中实现经济价值最大化,让荒山变绿地,绿地变银行。
截至目前,六盘水共启动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155工程”320.75万亩,粮经比从2010年的70∶30调整为36∶64;一产增加值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助农增收综合考核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
喀斯特山区生态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绿了一座荒山,而且让农民收获了满满的希望,实现了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城市:倡导“绿”色健康
如今的六盘水,从城市到农村,树林绿化随处可见,一年四季花团锦簇,绿意盎然。绿色已不仅仅是“养眼”的视觉传达,更是六盘水织就的生态环境天然屏障。
“十二五”以来,为修复生态,再造秀美山川,为“两江”提供绿色生态屏障,六盘水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投入资金数亿元,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湿地公园建设等。“十二五”时期,全市共造林214万亩,森林面积达到7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5%。
去年1月,六盘水率先启动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决定用三年时间再造150万亩林地,使森林覆盖率达到50%左右。今年2月14日,六盘水市与省同步开展2016年义务植树活动,再次掀起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六盘水行动新高潮。
“争取到2017年底新增造林220万亩,用三年的时间进行抚育,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62%,森林产值达到450亿元,真正让六盘水的山变成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市委决策层思路明确,决心坚定。
六盘水更在增加绿量上下足了功夫:在市中心城区,大力提升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城市场所和公园绿化面积;加快建设城市绿道、环城林带、山体绿化、交通绿色长廊、河流水源涵养林、工业园区绿化缓冲区等生态景观建设,构建区域绿色生态体系;斥资20多亿元,治理“母亲河”——水城河,实现水清岸绿、空气清新、生态功能自然、生态健康的可持续水系生态管理体系,最终还清、还美、还绿于市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青山长存、绿水长流。
如今,六盘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城区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3090个/cm3,形成了“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峰丛湿地城市景观。
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六盘水对外响亮的“绿色招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走进六盘水。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六盘水旅游业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473.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5.6%,旅游综合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547.4%。
(作者: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