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鼓岭阻击战中红军牺牲百余人——“重走长征路”记者采访见证历史的老人。 |
|
|
广东省南雄市研究革命老区历史的专家林树雄向记者介绍红军经过南雄的过程。 |
|
|
重走长征路采访活动记者在铜鼓岭留影。 |
|
|
仁化城口镇河边街的红军长征露宿地旧址。 |
|
粤北韶关是湘粤赣三省通衢的“红三角”地区,是1934年红军长征时经过广东的唯一路段。193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十多天的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一、九军团大部,第三、五、八军团部分先后经过粤北韶关南雄、仁化和乐昌等地,突破了敌人设置的三道封锁线。
由于事先经过统战工作,红军与粤军陈济棠部达成五项秘密协议,“借道”粤北,在不到一个月内,迅速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锁线,向湖南挺进。
南雄 统战工作争取陈济棠为红军让道
界址村,这个位于韶关南雄的小村落,与江西信丰县交界。1934年10月26日,红一军团从江西信丰兵分二路前进,其中一路进入广东南雄,经界址、乌迳、新田等地,首站抵达的便是界址村;另一部则由信丰的下坑,经南雄的黄地、大兰到达江西大庾,最后两路在大庾县兰村会合。
研究革命老区历史十余年的南雄市老年干部促进会副会长林树雄告诉我们,红军并不是直路过境,而是选择出入粤赣边、粤湘边等地区,大多数时候面对的是崎岖蜿蜒的山路。
红军进入南雄后,蒋介石急令广东军阀陈济棠派兵堵截,但红军经过粤北时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战斗,过境较为顺利。直到1980年,谜底终于被揭开——陈济棠部粤军与红军达成协议:红军向广东军阀陈济棠“借道”。
“陈济棠派参谋长与我们谈商。他们明知红军英勇善战,拦也拦不住,不如让开一条道路,免得自己受损伤。”具体参与谈判的红军代表、时任粤赣省军司令员何长工在回忆录《难忘的岁月》透露了这一秘密。
这一协议在江西寻乌县罗塘镇一幢小洋房里达成,因此也被称为“罗塘谈判”。历经三天三夜,最终达成的协议如下:一、就地停战,取消敌对局面;二、互通情报,用有线电通报;三、解除封锁;四、互相通商,必要时,红军可在陈济棠的防区设后方,建立医院;五、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红军有行动事先告诉陈济棠,陈部撤离40华里,让红军通过。红军只借道而行,保证不入广东腹地。正是这次谈判,在突破前三道封锁线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济棠为了不留下把柄,销毁了与红军谈判的文件记录,令部队分头尾追红军入湘,但此时红军早已向西远去。
乐昌 红军大部队艰难翻越大王山
红军继续西进,到达韶关北面的乐昌地区。由于湘、粤敌军从北南两侧压迫、中央军尾追而来,情况十分紧急,致使长征大部队和中央纵队都集中由乐昌的九峰和大王山区通过。
大王山是红军长征途中首座翻越的超过1500米的山峰。就在红军大部队艰难翻越大王山的过程中,有3名红军伤员因重伤而藏身于村中,后不幸遇难。
抵达九峰镇的浆源村,只要向当地人打听红军烈士墓的位置,村民大多都了解。沿着乡道走2公里多,跨过一座小桥,纪念碑就静静地立在小山坡上。
韶关市乐昌市委党史办退休研究员赖永清告诉我们,红军部队将伤员藏在村外牛棚的柴草堆中(在如今墓地所在的山坡下),还在每人口袋中放了3块大洋,打算让村民收留和帮助疗伤。不料,这个消息被伪乡长知道了,派儿子带着乡丁将3名红军战士搜出并百般折磨,最后扔进土坑内活活埋葬。
新中国成立后,伪乡长被镇压,1978年村民们自发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烈士之墓”。至今,浆源村的村民们仍然像对已故的亲人那样,逢年过节必来红军墓烧上一株清香,祭奠忠骨。
仁化 铜鼓岭阻击战百名红军壮烈牺牲
83岁的张良胜老人,站在铜鼓岭阻击战的纪念碑下,回忆起自己从爷爷那儿听到的战事。
铜鼓岭阻击战,是红军长征入粤后的一次惨烈战斗。红军遭遇敌军独立警卫旅第三团彭智芳部,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最后,红军100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红军部队西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8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铜鼓岭草木丰茂,“红军烈士纪念碑”几个红色大字,在绿色的草木中特别显眼。
“爷爷告诉我,当年打剩下的弹壳,乡民都跑去捡,能捡满满一箩筐呢。”张良胜回忆。
因敌军先到,依仗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用轻重机枪、步枪疯狂扫射,红军奋力突围,死伤众多。乡民前去埋葬时,看见了手拉手扑倒在半山腰的年轻红军。
“又饿又冷,我军连续不断地走了十四个小时。期间只吃了两顿饭,行程一百三十多里。我们到达(城口)时,三军团的后卫尚未走完,五军、八军团在我们右侧通过,群众说,红军已日夜不停地过了三天两晚……郭辉勉同志奏起了‘梅花三弄’的曲子,军团就在这个重要的地方以战备的姿态过了一晚。晚上,大风呼呼,天气异常寒冷。”在仁化县博物馆,记者看到当年红军第九军团文书林伟写下的珍贵日记。
从10月31日至11月9日,红一、三、五、八军团各一部和红九军团在仁化县境内行军作战十天,成功通过敌设第二道封锁线。
链 接
梅岭 见证陈毅赣南三年游击战争 遭遇围困写下《梅岭三章》展现必胜信心
赣粤交界处——梅岭大梅关,地势极为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4年10月31日,8万多参加长征的红军大部队突破封锁后,经由此关,折而向西,直逼湘粤边境。陈毅因为在兴国老营盘战斗中负重伤,未能参加长征。
1934年,红军长征后,陈毅和项英率部在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其中多次往返穿越梅岭。
这里号称“千峰转不尽,十里万重山”,树木遮天蔽日,漫山遍野,山中有洞,洞洞相连,便于部队隐蔽,保存实力。项英、陈毅确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行动方针,开始了在赣粤边界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游击生活。
1936年,中国时局岌岌可危,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了中国东北4省之后,又制造了“华北事件”,侵占冀察,并于是年8月推出“国策大纲”,大举扩军备战,伺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此时的南方,在广阔的丘陵山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游击队与前来“清剿”的国民党军队,已经进行了近3年异常艰苦的游击战争。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陈毅元帅一篇《赣南游击词》,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当年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斗争生活。
这年深秋初冬,陈毅元帅在广东韶关南雄梅关写下的“绝笔”诗《梅岭三章》,就是当时那段历史的生动写照。
梅岭山中的深秋季节,寒意袭人。那时,陈毅正住在离大余县城约15公里的梅岭的一个山沟里。一天下午,原湘鄂赣省委派到敌军四十六师做兵运工作的陈海(又名陈宏)送个条子上山来,说中央派人带来了重要指示,要负责同志到大余县城去接头。
没想到,此行让陈毅在梅关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陈毅抵达大余县城时,得知陈海已叛变。当他返回梅岭时,叛徒陈海已经把告密信送出,项英、陈毅等的住地——梅山斋坑迅速被敌人包围。敌人以5个营的兵力在梅岭搜索,为避搜查,陈毅和特委人员果断地昼伏草丛,夜里转移,在梅山范围内与敌人周旋。
一连20多天,游击队丝毫不敢动烟火,也没有粮食可吃,只能嚼野果、野菜充饥。一日,陈毅蛰伏在草莽中,旧伤隐隐作痛,胃病重新复发,心中异常焦虑。思虑中,陈毅突然诗思泉涌,顷刻之间,把十几天得到的诗句连接成章,默吟出豪气冲天的“绝笔”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奇怪的是,陈毅留下“绝笔”的当天,敌人没有进山搜查,晚上也没来,第二天山里也十分平静。这是怎么回事?派人下山一打听,原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蒋介石在西安被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抓起来了,国民党四十六师急急忙忙从游击区周围撤走。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采取“北和南剿”的政策,对陕北红军主力进行合作抗日谈判,对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则采取不承认主义,密令所属各地军政当局:“务必乘中央与共方谈判之机,消灭地方之武装与地方组织。”蒋介石先后调动了40多个正规师和60多个保安团,对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实行“搜剿”、“追剿”、“堵剿”、”驻剿”。陈毅、项英、陈丕显等领导人多次遇险,九死一生,直到“七七事变”,蒋介石才逐渐停止对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清剿”。1937年9月6日,陈毅出山与赣粤边国民党县、专署、江西省军政当局谈判合作抗日,10月2日南方八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梅岭是“赣南3年游击战争”的主要根据地,如今,大梅关古驿道沿途建筑已修复,遍植梅树,重立诗碑,《梅岭三章》诗碑与梅关碑林连成一片,成为当地一道人文风景。
(作者: 蒲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