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水根手工捶打拉丝 |
|
|
吴水根打制的银手镯 |
|
|
吴水根夫妻合作制作女儿的嫁衣 |
|
|
吴水根亲手打制了妻女的银饰 |
|
核心提示 位于清水江畔的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塘龙寨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
数百年来,当地的木材排放进清水江,顺水东流一路抵达洞庭湖,换回盐巴、丝线和银子。
这些从江南逆流而上的银子经过历代苗族银匠不停地熔炼、捶打,制作成精美的苗族银饰,穿戴在苗族妇女身上,代代传承。每一套银饰,都在讲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一个家族的故事。
银匠家的银子
台江县施洞镇岗党略村塘龙寨的一天,是从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开始的。
昏暗的工作室里,吴水根将一个装有银块的“银窝”(坩埚)放在炭炉上,随着风箱拉动,银块在高温下熔化成银水,吴水根将滚烫的银水倒入一个条状的金属,银块迅速变身为银条;趁着银条的余温,吴水根将银条捶打成薄片,放入两个凹凸对应的模具中仅仅一压,银片上的蝴蝶花纹便生动地印刻上去。
吴水根是塘龙寨最为有名的银匠。
1983年初中毕业后无所事事,做银匠的父亲对这个最为聪明的幺儿说:“你就跟着我打银子吧!”吴水根的母亲从柜子里拿出10斤银子交到他手里。
这些外婆留给母亲的银子已经摆放了几十年,早已失去光泽。在父子两无数次的融化与捶打间,这些银子重新散发出亮白的光彩,被打制成银簪、银帽和项圈。
敲敲打打之间,一个苗族青年成长为十里八乡数一数二的银匠。
台江县是著名的独木龙舟之乡,塘龙寨则被当地人誉为万龙归塘。每年农历5月25日,清水江两岸,施秉、台江两地的苗族群众都要举行独木龙舟比赛,七八十条龙舟从塘龙寨出发,场面蔚为壮观。
清水江两岸,盛装的苗族姑娘是独木龙舟赛上的另一道风景。她们带着银帽、银项圈,穿着银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每一次盛大节日的聚会上,都少不了一个身着节日盛装的姑娘,来自旧州村的龙光树。
龙光树自幼跟着母亲学习苗绣,嫁给吴水根时,龙光树从娘家带来13斤3两银子。
1988年,吴水根的第一个孩子出世,是个女儿。从女儿很小的时候开始,吴水根和龙光树就开始为女儿准备嫁衣。
龙光树将从娘家带来的13斤3两银子交给丈夫,吴水根自己购来十多斤银子,夫妻二人,一个敲敲打打,一个飞针走线,用了十几年时间,完成了一套完整的苗族盛装嫁衣。
苗族银匠的手艺大多来自家传,素来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这两个惯例,都被吴水根打破了。
吴水根打开大门,广收徒弟。十多年来,他带出11个徒弟。
吴水根的女儿吴春秀从小就在爸爸的加工作坊长大,从七八岁开始,就拿着锤子帮爸爸干活。
初中毕业后,吴春秀正式向爸爸拜师学艺,成为少有的女银匠。
在吴水根的支持下,吴春秀把自己的银饰作坊搬到贵阳的多彩贵州城,吴水根告诉记者,苗族银饰要走得更远,还要靠下一代。
银匠们的寨子
位于清水江边的塘龙寨更像一座繁华的集镇,通往施洞镇的大道将整个寨子一分为二。大路两旁的砖房鳞次栉比,一路走来,都是银饰加工作坊。
平安纯银加工作坊就在大道一旁,4层楼的新房,楼上住人,一楼开辟成门面,一边加工一边售卖银饰。
平安纯银加工作坊的主人吴建平是吴水根的第一批徒弟,1998年拜师学艺,2000年出师后成立了自己的加工作坊,成为一名当地小有名气的银匠。
采访是在吴建平夫妻俩的工作间隙进行的。吴建平正在砧板上捶打一副银角,妻子张发芝则用凿子把镂空花纹雕刻出来。
苗族的银饰没有固定的花纹,花、鸟、鱼、虫的设计和龙凤雕刻全凭银匠自己去把握体会。
每一位银匠都有一整套自己雕刻的模具,过去的模具大多是木制的,粗线条中略显古朴,如今的模具大多是锡制的,使用起来非常轻巧,图案也更加丰富细腻。
一套牛角制作完成后,吴建平在一处不显眼的位置刻了三个字“吴平安”。吴建平告诉记者,吴平安是他的乳名。
在苗族村寨,大多数银匠都会在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名字不但是这件作品的商标,还是银饰的质量保证书,银匠将负责这件银饰的终身维修与保养。
吴建平的妻子张发芝来自另一个苗寨,和丈夫学习银饰制作,开起了夫妻店。
上个世纪80年代,塘龙寨只有8户银匠,如今全寨65户人家,有52户加工银饰,整个寨子一年加工银子达七八千斤。
从溶解、捶打、雕刻,到编丝、焊接,一件银饰作品的完成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
尽管做工纷繁复杂,拥有一套价值不菲的银饰仍然是一个苗族家庭的必备。
在施洞一带,一套完整的银饰重达二三十斤,包含头饰、银帽、项圈、银锁、手镯、银衣、银链等等。每一种饰物、每一个图案,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一位银匠完成一整套银饰的制作,往往要几个月。在吴水根家,全家人一起动手制作,一年最多打制10套。
银匠女儿的嫁衣
银饰,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为了一件银饰,苗族人可以节衣缩食,为了一件银饰,一个家庭可以慢慢积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在苗族妇女的手上,两只手镯必不可少。一个是小米镯,代表多子多福;一个是乳钉镯,代表不忘母亲养育之恩。
有了基础的两件套,一个苗族家庭便开始举全家之力,为待嫁的女儿准备一套完整的银饰,制作一套美轮美奂的苗族嫁衣。
第一次见到一套完整的嫁衣,是在吴水根家。龙光树从房间里将女儿的嫁衣小心翼翼地捧出来,吴水根把擦干净的木桌抬到院中,将几张报纸铺在桌上,嫁衣在桌子上慢慢展开,衣领上、衣袖口,绣着繁复的花样,一片片银片钉在衣服上,午后的阳光照射在银片上,显得华丽而端庄。
带银角的头饰高高矗立,银帽上镶嵌无数的珠花,头巾上雕刻马仔,说明这户人家是骑马坐轿的大户人家。
再往下看,是项圈。三只普通项圈和一只龙项圈重重叠叠,堆满整个颈部。
胸前的银锁配着数十只小挂坠,埋在项圈的最深处;一条重达数斤的银链挂在胸前,繁复而隆重。
除了必备的手镯、耳环,剩下的便是银衣。纯棉的土布染制成鲜艳的红色,除了各式各样的花纹,就是密密麻麻的银饰。
一套银衣有40片大小不等的银片,500个银泡,52串银吊组成。这些饰品通常由新娘的母亲亲手缝制在衣服上,成为一份厚厚的嫁妆。身上所配银饰,重达二三十斤。
在塘龙寨,一个技术成熟的银匠师傅每年至少要打制四五套银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富裕,寨子里的银匠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如今,塘龙寨银匠制作的银饰主要提供给清水江两岸台江、施秉、剑河等地的苗族群众,他们手工打制的簪子、手镯、耳环则成了游客最钟爱的工艺品。
很多银匠的作品不仅被推广到全国各地,还漂洋过海远销到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把苗族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5000多年前,苗族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带,冶炼技术也被苗族人早早地掌握,随着多次的战争和民族的大迁徙,苗族人将自己的历史绣在服装上,将值钱的银饰挂在身上。
■ 记者手记
简陋的作坊里,零散地堆放着模具、砧板、錾子、锤子……
通过一双双粗糙的手,经过熔炼、捶打、盘丝、焊接,一件件精美的银饰从昏暗的作坊传遍苗疆腹地。
没有古籍可以参阅,没有现成的图案进行打磨,每个苗族银匠从苗族古歌中吸取营养,通过自己的理解雕刻作品。
100个银匠心目中,就有100个“蝴蝶妈妈”。
可以说,每一套银饰都是独一无二的。
战乱迁徙中,苗族人把银子制成银饰,佩戴在身上。
在苗族家庭中,财产的分配简单明了,儿子继承土地、房屋和生产工具,女儿继承银子。
外婆传给母亲,熔炼一番后成为新的饰品,母亲传给女儿,旧的银饰浴火重生,成为嫁衣的一部分。
在苗族村寨,一个最贫困的家庭也会想方设法积攒银子,找自己最信任的银匠加工银饰。
苗族人民的文化就在不断地熔炼、打造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传承……
(作者: 樊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