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宣讲入脑入心 同步小康志比金坚
——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在黔引起强烈反响
11月29日下午,省委大会堂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下午2点30分,中央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在上千名听众渴盼的目光中,精彩开讲。
中央宣讲团成员、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台上,报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践事例,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台下,听众们聚精会神,仔细聆听,大家努力记下报告的重点词句,把握好报告的每一要点,有的听众还拿出自己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比照圈点。
精彩报告,深入浅出,入脑入心,掌声不断,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
两个半小时的宣讲结束,有的听众意犹未尽。
在省委大会堂门口,大家围拢在王志刚身边,争相提问、热烈交流。
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大学生乐雯向王志刚带来同学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理解十八大报告中提到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王志刚对“自信”二字热情作答:“从我们党成立九十周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客观历史来看,我们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取得巨大成就。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国际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有这么高的国际地位,13亿中国人的生活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好。这样一种自信还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理状态上,每一个中国人今天走出国门都比二三十年前更加自信。”
省社科联科研处副处长丁凤鸣提问: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应该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大的重大理论创新?
“最重大的一个理论创新,就是在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王志刚耐心地回答说,“第二个理论创新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内涵和相互关系作了阐述,它们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从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十八大报告中的五位一体,这条道路的内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在理论上的清醒,使我们在行动上的自觉和坚定更加有力。”
省社科院党建研究所在读博士许峰提问说,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该如何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王志刚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我们在发展中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我们的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科技结构、人才结构等。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绿色发展,要求我们要坚持发展,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面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挑战,我们要科学地思考,提出科学的指导思想、科学的理论,最后指导我们的行动更加符合科学。”
入冬的寒风吹不尽听众的热情。走出会场,大家意犹未尽,争相表达着各自感受。
贵州省委讲师团团长谢一说,听完报告深受教育,受益匪浅。宣讲报告重点突出、观点鲜明,结合实际,针对性强,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对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自信。报告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来解读,让我们听得进、记得住。作为省委宣讲团成员,一定认真学习借鉴中央宣讲团的好思路、好方法,努力完成省委交给的宣讲任务。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静听完报告后,深切感受到贵州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还是在发展:“贵州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要在2020年和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快发展。不仅要把速度提上去,作出量的积累,更要提高发展的质,充分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省委党校副校长汪建初听完报告后,对我省干部群众如何解放思想有了更深的思考:“贵州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发二号文件给贵州注入了强劲动力,如果我们没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是无法把中央给的支持政策用好用活的。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绘出美丽蓝图,需要我们的智慧,更需要我们突破现有的思想陈规去描绘。”
听完中央宣讲团高水平的宣讲,大家纷纷表示,对党的十八大精神有了更为准确、系统、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对今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思路更加清晰,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大家一致表示,要全面、准确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要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我省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征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的更大成效做出应有贡献,为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