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当文化这趟列车迈着蓬勃朝气缓缓驶来时,无疑给旅游业注入了活力与希冀。把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旅游的“硬实力”,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当前成了最重要的课题。
旅游和文化与生俱来。人类自从有了旅游活动以来,旅游与文化就如同一对孪生兄弟从未分离,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的过程就是游人经历文化、体验文化、阅历文化的过程,通过旅游活动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髦的消费需求与精神追寻。人们惟有在满足了审美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中,才能获得精神愉悦和无尽享受。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引发人们求知求异的旅游动机应归属于厚重的历史人文遗存,满足游客高层次文化需求而在于悠久远古的脉动传承,让旅游增添无穷魅力的除了秀美清新的山水景致,还有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产品。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
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站在旅游角度来看,抓住文化就抓住了核心价值;站在文化角度来看,抓住旅游就抓住了一个巨大市场。一个地方的文化越发达,其旅游业必然相应发达;文化产品越丰富,其旅游产品也就越丰富,品质也就越高。文化产业发展了,必将会给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产业融合中产生潜力无穷的“叠加效应”。
随着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的日趋旺盛,文化旅游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贵州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可以说正逢其时,时机成熟。享有“文化千岛”美誉的贵州高原遍布多元鲜活的文化符号标识,从绚丽多姿的原生态多民族文化到独特厚重的红色遗存,从吸引国际国内市场的民族文化节庆品牌到屯堡文化、土司文化、地质文化、酒文化等特色文化,从一批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多彩贵州风》等享有国家文化重点项目名录的品牌……无疑都是助推文化旅游加速发展的核心吸引物,必将成为拓宽旅游市场力的重要引擎,成为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和效益的重要支撑。
在科学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中,秉承以文化附加值最大化这一根本目标,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自觉传承,加大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打造贵州文化旅游线路精品,加快建设一批大型旅游文化项目,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旅游形象营销新机制,注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将文化贯穿在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各个要素中,提升旅游业态文化含量,提升旅游要素文化品位,推行旅游文化产品品牌化经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良性协调运行,突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等方面“壁垒”,不言而喻,文化与旅游一定能够实现完美无缝的链接。
旅游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文化观念层面上的竞争。站在宏观视野放宽眼界,寻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需求,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交叉,谋求旅游与文化产品交汇,推动旅游与文化繁衍共促,抢占市场竞争的着力点和制高点,文化旅游业必将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暖春”。